从人类开始征服天空,再到人类的足迹踏上外太空,中间仅仅过去了数十年。
在感慨科技进步速度之快的同时,过快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一些悲剧的发生。
原因无他,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相互竞争,双方大力发展航空航天工业。
但这种发展并非建立于全人类探索太空的愿景之上,而是建立在竞争之上,故而多少有些毛躁。
1971年,三名苏联宇航员飞上太空,返航后竟然全死在了里面!
太空争霸
美苏冷战相信大家对此一定不会陌生。只是除去各种坚船利炮的研发外,在某个领域,两大超级大国也曾经展开了你死我活般的竞争。
也就是对太空的探索与征服,在当时也是美苏争霸的一个核心点。
但按理说探索深空是全人类的进步事业,有什么好竞争的呢?
况且就算赢下了这场战斗,若是在地面上被对方打败的话,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?
事实上,这个原因还是和美苏争霸的本质有关。
从根本上来说,美苏争霸并不是为了双方争个你死我活,而是要争世界上的其他国家,将他们统统拉入自己的阵营中。
与其说是打仗不如说是抢人,这也和上世纪的一些特点有关,那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,双方都希望能拉拢更多的中立国。
而想要拉人加入怎么办?那总得向对方展示自己制度的优越性,换言之就是我的国力更加强大,加入我的阵营,能获得更多的好处。
太空争霸本质上就是一场秀肌肉,以此来展示自己的科研实力等等,毕竟就连太空都能征服的话,那还有什么是人类不可以探索的呢?
而最初的时候,太空竞赛是苏联占上风的。
1961年,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就成了跳出地球进入太空的人类,虽然只是草草瞅了几眼,但这种壮举无疑是当时的巨大突破了。
可苏联人还来不及庆祝,美国人没用多久就把宇航员给送到了月球上,这一下就又领先苏联不少了。
苏联也想同步跟进,但付出了无数努力与尝试,却都以失败而告终。
最终苏联暂时放弃了登月的计划,转而全力投入到空间站的研发中。
“曙光”就是苏联计划的第一个太空空间站的名字,按照苏联人的设计,这个大家伙长约16米,重达夸张的19吨。
其能停留在距离地球200千米左右的外太空中,作为连接苏联与太空的“前线基地”。
和美国相比,一旦完成“曙光”的部署的话,那苏联在太空上的探索可就更加深入了。
毕竟美国的登月顶天了就持续一小段时间,但做不到能在太空生存。
可苏联的空间站呢?一旦顺利建成,那就意味着苏联人已经可以在太空长期生存了。
并且在曙光号上还搭载了一系列的尖端设备与研究装置,诸如当时最先进的摄谱仪、望远镜等等。
其中的一些甚至不需要人来操控,可以直接由地面的苏联专家进行远程操纵。
总而言之,苏联在后续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建设和调试自己的空间站,一直到1971年的4月19日,发射的一天终于要到来了。
巨大“成功”
当年4月19日发射的那天,其实苏联人还闹了一个笑话。
虽然空间站被命名为“曙光”,但不少负责人直到发射前才想起来,地面上的某个通讯信号似乎也被自己命名为“曙光”来着。
这下可好,名字重复了,若不及时纠正的话,说不定在未来就会造成一系列的麻烦。
但迫于时间的紧急,不少人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一个好名字,索性就将空间站改名为“礼炮”。
总之名字的事情算是过去了,而“礼炮”也按照预定的程序稳稳停在了预定的地点。
苏联的空间站计划可以说是大获成功,一时间无数人相互庆贺。
但问题其实在这时候已经悄然存在了。
从苏联人上述的做法也能看出来,针对这种风险性极大的工作都能出现一些低级失误。
“礼炮”号或许只是名字的问题,但其他工作呢?会不会存在什么遗漏的点?
在失败到来前,无人知晓。
很快苏联就按照预定的计划准备发射宇航员进入空间站,毕竟19号只是把空间站给发射了上去,里面的一系列设备还需要人来激活。
为了完成这个任务,苏联一共安排了两趟火箭运输。
前一次“联盟10号”原定于21号发射,准备执行长达30天左右的太空任务。
而后一次的“联盟11号”则是准备进一步扩大前期取得的成果,预计将会在太空上停留45天左右。
想法是美好的,但现实是骨感的。
21号,“联盟10号”的发射出现了一些未知的错误,苏联人只好紧急叫停发射。
只是经过一夜的抢修,不少人也没搞清楚问题的所在,到了第二天发射倒计时的时候,同样的错误又再一次出现了,甚至和昨天一模一样。
米申作为当时项目的负责人,却果断地下达了最终发射的指令。
在他看来,既然两次错误一样,昨天的检修又没发现什么问题,那就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。
现在的苏联可是被全世界所关注着,空间站计划只许成功,不许失败。
但“联盟10号”的大问题,最终还是爆发了。
虽然顺利升空,但“联盟10号”的宇航员们却无法进入空间站——即使对接成功了,但是不少舱门却完全锁死,从内部根本无法打开。
无奈之下,在太空漂泊了两天之久后,“联盟10号”的宇航员们只好被迫返航。
毫无疑问,这是一个苏联所不能承受的失败,甚至引来了国际社会的诸多怀疑,苏联号称的空间站究竟建成没?
为了遮掩失利,苏联官方将这次对接问题解释为单纯的测试。
事实上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进空间站,后续的“联盟11号”,才是苏联人真正安排的首批登陆计划执行者。
总之靠着撒谎,苏联人在国际上的面子也算是勉强保住了,但他们的声誉也几乎全部押宝在了“联盟11号”的身上。
只是虽然距离发射还有不少时间,苏联人却并没有在各方面继续努力,特别是“联盟10号”出现问题的原因,直到今天都没人能够弄懂。
6月6日,“联盟11号”按照原定计划发射了。
和10号相比,它的发射过程十分的顺利,但依然是存在重大隐患的。
在发射前,原先的一名宇航员被发现存在身体问题,于是为了安全着想,苏联人对宇航员进行了整组替换。
但在当时,有过太空经验的人本就是少数。
最终换上来的新三人组除去沃尔科夫曾有过少的可怜的经验外,另外两个人全都是彻头彻尾的新手。
只是很显然,苏联已经来不及等了。
11号按照计划与空间站完成对接,并且宇航员们也十分顺利地进入了其中,苏联人成功打破了记录。
但悲剧的种子,也从此刻悄然种下。
无人生还
在空间站里,三人组陆陆续续按照计划开展各种实验工作,包括调试仪器等等,虽然在中间出现了不少意外,但终究没发生事故。
在倾力解决了不少难题后,6月29日,三名宇航员准备和“礼炮”号进行最后的道别,他们在太空的第一阶段任务已然顺利完成了。
只是在返回的路上,“联盟11号”又出现了不少问题。
比如在与空间站的分离上,11号的主控系统一直显示舱门未封闭,有一个警示灯一直在闪烁。
只是无论三名宇航员如何检查却怎么也发现不了问题的所在,早已心力俱疲的三人向地面发出求助。
而地面则是很荒诞地表示:“你们盖张纸试试看?”
靠着这种欺骗的方式,联盟11号的警示灯终于是不亮了。
但说白了这种方案无疑是掩耳盗铃,治标不治本,根本就没解决问题,反而是将一切都寄托于侥幸。
事实上,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演了。
“礼炮”号的空气循环系统存在问题,“联盟11号”的电力系统也同样遇到了不对劲的情况。
总而言之,苏联人最初的太空探索,可以说是麻烦扎堆的。
而最大的问题,则在“联盟11号”返航时发生了。
根据事后的调查,当时飞船上的12颗原定按顺序打开的爆破螺栓却在距离地面100千米的高空同时引爆了,直接导致飞船内外形成了巨大的气压差。
没用多久,舱内的空气就彻底跑光。
更为要命的是,水的沸点在气压下降的时候也会同样下降的,而在真空中,这个温度远低于人体37°的温度。
换句话说,当时的三名宇航员们身体内的水分都直接沸腾了。在这种酷刑下,几乎仅仅30秒左右的时间三人便全部牺牲。
即使后续的一系列流程都正常进行,但最终“联盟11号”送回来的只是三名英雄的尸体。
事实上若是苏联人能够更加谨慎的话,这样的悲剧是不会发生的。